國際銅研究組織預計:今明兩年銅過剩量將擴大
2007年05月18日 0:0
466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銅資訊
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 本周二在里斯本召開了第29次統計委員會會議,發(fā)布對全球精煉銅生產和消費最新的預測,預計今明年銅市供需過剩格局將持續(xù),而且呈擴大趨勢。
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數據顯示,在經歷2005年的供給短缺12萬噸后,國際銅市場2006年市場出現33萬噸的過剩。預計今年銅市將繼續(xù)呈現供給過剩的局面,過剩數量預計為28萬噸,到2008年時,市場過剩量將高達52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還沒有考慮中國國儲的庫存變化。
國際銅研究組織預計,由于新礦開發(fā)和新增產能投產,2007年世界銅礦產量將比2006年增長94萬噸,達到1597萬噸,增幅為6.3%。2006年銅礦產量之所以變化不大,主要是智利、印尼以及墨西哥銅礦生產出現了問題。預計2008年銅礦產量將增長120萬噸(增幅達7.3%),達到1713萬噸。
該機構預計,2007年世界精煉銅產量將比2006年增長74萬噸,達到1807萬噸,增幅為4.3%;預計2008年精煉銅產量將比2007年增長4.9%,達到1895萬噸。產量增長的國家和地區(qū)主要是中國、印度、日本、智利、非洲以及美國。由于銅精礦庫存幾乎在2006年消耗殆盡,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抑制精煉銅產量的增長。
消費方面,國際銅研究組織估計2006年世界精煉銅消費量僅增長了2%,為1700萬噸,主要是全球兩大消費國銅消費量未能增長,其中美國2006年銅消費量下降了約6%,而中國的消費量增長基本持平(增長0.1%)。2006年全球銅消費增長主要來自歐盟、日本、印度以及俄羅斯。該機構預計2007年全球精煉銅消費為1780萬噸,較去年增長4.7%(80萬噸)。中國精煉銅的消費有望與印度和俄羅斯一道增長,而歐洲、日本和美國的消費基本不會出現變化。預計2008年全球精煉銅消費增長3.6%,達到1843萬噸。
來源: 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