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庫存突破10萬噸 “囤銅后遺癥”或已顯現(xiàn)
金屬后市并不悲觀
2009年09月22日 13:39 8372次瀏覽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分類: 銅資訊
9月22日消息 投資狂潮退去、有效需求不足——全球銅庫存的大幅反彈,是否會引發(fā)基本金屬板塊的價格下跌?業(yè)內人士表示,歐美“補庫”的展開、中國旺季的到來,可能會在10月份緩解庫存壓力,但在十一長假之前,各方處于謹慎考慮,市場會處于觀望狀態(tài)。
全球銅庫存逆轉上揚
最新數據顯示,上周上期所銅庫存增加7%至10.4萬噸,突破了10萬噸大關,創(chuàng)出了2003年以來的新高。這已經是上期所銅庫存連續(xù)第八周上升了。相較于7月24日當周的49348噸庫存水平,增幅已經超過100%。
LME庫存方面,自7月14日見底256900噸以來,即開始持續(xù)攀升,截至9月18日LME銅庫存已經達到32.7萬噸,較7月14日水平增加了70800噸,增幅為27.6%。昨日,LME庫存又劇增4000多噸,達到33.1萬噸。從庫存分布來看,庫存增長主要源于亞洲區(qū)的新加坡、釜山等倉庫。
算上紐約金屬交易所(COMEX)的5萬多噸庫存,目前全球三大市場(上海、倫敦、紐約)的銅庫存已經接近50萬噸,這一數字在近幾年來也屬于高位??梢哉f,全球性的庫存過量現(xiàn)象已很明顯。
由于庫存的壓制,對銅價走勢造成了較大壓力。最近一個月來,盡管美元下跌,但倫敦上海的銅價均處高位滯漲,倫銅上周五甚至暴跌3.5%。昨日,滬銅主力合約CU0912收于48780元,跌340元。
“囤銅后遺癥”開始顯現(xiàn)
值得注意的是,囤銅現(xiàn)象在7月底8月初基本結束,而庫存則正是從那時起大幅增加,“囤銅入庫”的跡象很明顯。據了解,從7月底開始,進口銅的虧損就開始增大,目前每噸虧損在2000元左右。
業(yè)內人士表示,8月后銅價一直處于震蕩,股市也一直在下挫,而實體經濟的需求又沒有起來,一部分民間的投資性囤貨就會拋出來,以實現(xiàn)利潤,而庫存就因此露出了真相。而一部分進口銅又重新被轉移到國際市場,導致了LME亞洲庫存上升。
也有人士表示,庫存上升與中國自身產量擴大有關。據了解,8月份中國銅的產量創(chuàng)出近年新高。另一方面,由于銅價較高,市場買銅的欲望也很微弱。這兩點原因與“囤銅入庫”一起,構成了庫存激增的主因。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