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石墨資源整而難合 各路企業(yè)占山為王
2013年07月30日 11:5 4001次瀏覽 來源: 證券時報 分類: 有色市場
采礦權增多
中國寶安下屬的貝特瑞公司,雖然沒有拿到柳毛礦,但是也在整合中分到一杯羹。
據當地官員透露,當地新增加的三個采礦權就有一個屬于貝特瑞公司,位置在柳毛礦附近,尚未有詳細儲量,不過據估計有幾千萬噸。
雞西富祥石墨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洪生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他是在當地政府撮合下與貝特瑞合作,未來可以充分利用自有石墨礦進行生產,他也稱貝特瑞將獲得石墨礦,與政府所述相同。
富祥石墨2011年與貝特瑞合資成立雞西長源礦業(yè)有限公司,其中貝特瑞占70%股權,長源礦業(yè)的年產能將達到5萬噸~6萬噸,將成為當地最大的石墨選礦企業(yè)之一。富祥石墨目前的產能為2萬噸。
富祥石墨在柳毛礦山腳下,只從事石墨采選,長源礦業(yè)則在富祥石墨上方,基本建設完畢。李洪生表示,根據協(xié)議,他將為貝特瑞供應原材料。
為引進企業(yè)專門新批采礦權證的做法,鶴崗市蘿北也出現過類似一幕。
在蘿北市石墨工業(yè)園區(qū)的辦公室墻上貼著一張圖,上面寫著中鐵資源項目推進示意圖。其時間起點從2012年8月3日到2013年10月,其中標注,2013年4月30日要完成探礦轉采礦的工作,計劃到10月份中鐵蘿北云山選廠開工試生產。
在石墨礦分布示意圖上,蘿北縣原來只有兩個采礦點,其中一個已基本不再開采,另一個則是開采主力,為園區(qū)十余家加工企業(yè)供應礦石。中鐵資源入駐將會再出現一張采礦權證,該礦位于另一座山上,其位置與目前礦點不遠。
不過目前看來,中鐵資源項目的推進速度與示意圖相比還有差距。據了解,由于該地位于林場,石墨開發(fā)涉及林地用途變更等,手續(xù)繁雜。蘿北縣官員稱,如果不是央企而是地方出頭辦理的難度更大。據稱中鐵資源是黑龍江省委高官引入的項目。
新設采礦權的做法,不僅僅出現在雞西和鶴崗。根據黑龍江石墨業(yè)內人士透露,在探明有石墨資源的雙鴨山、牡丹江、七臺河等地,也有新增探礦權的趨勢。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可以動用的手段有限,各地稅收和優(yōu)惠政策大同小異,所以基礎資源成為吸引投資的重要手段。例如煤炭資源富集的陜北榆林和鄂爾多斯地區(qū),投資者很容易獲得當地資源。而延長產業(yè)鏈的努力,也讓地方政府對吸引新投資情有獨鐘,傾向于將資源配置給深加工企業(yè)。
不過政府如果打破現有格局,就會遇到很多阻力。比如雞西市政府希望將柳毛礦交給貝特瑞開發(fā)的計劃就沒有奏效。而批準新采礦權則不涉及現有利益,推進起來較為順利。
引入有實力企業(yè)對資源利用和安全確有好處。中鐵資源計劃投資3億元建一座尾礦庫,初期容量為5700萬立方米,遠期容量為2.2億立方米。而目前蘿北石墨加工的尾礦庫已超過部分石墨廠房,有潰壩之風險。中鐵資源計劃總投資30億元開發(fā)球形石墨、特種石墨增碳劑、微粉石墨、高純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等,全是地方政府喜歡的深加工項目。
但是如此一來,資源整合的愿望就會落空。因為在資源整合中最為關鍵的是控制原材料,多批一個采礦權就等于加大了控制難度。
“在行業(yè)整合上,黑龍江省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陳育群表示,不過放到全國來看,黑龍江對石墨資源的管理還算較好的。據了解,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石墨行業(yè)處于野蠻生長狀態(tài)。
蘿北模式
在陳育群看來,石墨行業(yè)整合有現成的成功案例中,蘿北模式值得推廣。
蘿北石墨產業(yè)采取統(tǒng)一開采方式,兩戶石墨礦石開采企業(yè)為該縣所有石墨加工企業(yè)供應礦石,在資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采礦公司為股份制企業(yè),19家選礦企業(yè)均為采礦公司股東。其所需礦石由采礦公司按需求統(tǒng)一配給,采礦公司本身不以盈利為目的。
為了讓礦石配給更公平,當地制定了許多辦法,比如為了防止配給礦石質量出現不公平,運輸司機直到要出礦區(qū)門口才知道配送對象。記者在礦區(qū)看到,由于是露天開采,石墨開采類似采石場,經過20多年的開采,該礦山也只是消掉了一小部分。礦區(qū)道路一側是深溝,載重車靠左行駛則可避開深溝,為了安全,礦區(qū)交通是靠左側行駛。
蘿北縣石墨產業(yè)園副主任謝東偉介紹,礦區(qū)總共也就開采了1600萬噸,前些年行業(yè)不景氣時每年只開挖10萬噸,現在每年要挖300萬噸礦石。
但是,蘿北模式有其獨特性。蘿北礦產資源集中,為大礦脈,而且礦石平均地質品位10.2%以上,入選品位可達12%,品味比較平均,容易統(tǒng)一管理公平分配。而在雞西市,礦石呈窩狀分布,分布分散,且品味差距較大,不容易統(tǒng)一管理。
共享石墨資源,讓企業(yè)之間聯系較多,謝東偉表示:“蘿北石墨企業(yè)比較團結,說限產就會限產。”
從源頭控制石墨資源,就要求掌握石墨資源的企業(yè)越少越好。各地石墨資源整合一開始都是向這方面努力。
例如湖南郴州的魯塘石墨礦,當地引入中國建材進行整合,將原來分散在各小老板手中的探礦權都收回來,全部交由中國建材統(tǒng)一開發(fā),當地能走出此步,部分原因也是由于魯塘石墨礦分布集中。在內蒙古的石墨主產區(qū)興和縣,內蒙古日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興和縣瑞盛石墨有限公司整合了9個石墨礦,其生產能力將達到年產5.4萬噸。而在湖北宜昌,中科恒達石墨股份有限公司則成為整合主體,收購了其余同行。
從2008年左右開始的石墨整合潮,在全國得以風風火火進行,主要還是得益于石墨行業(yè)景氣度上漲。
蘿北縣石墨產業(yè)園副主任謝東偉表示,2003年蘿北縣決定開價200萬元出售石墨資產,賣了兩年都沒有賣出去,“因為當時國內的龍頭都破產了”。
陳育群2003年也曾帶著中國非金屬礦總公司投資者,兩次到黑龍江石墨產業(yè)考察,可每次到了最后關頭對方都改變了主意。
2008年蘿北縣再次做行業(yè)整合,引入南海石墨集團,鶴崗奧宇石墨有限公司將其資產的70%以5660萬元出售給南海石墨,當時已經認為是天價。2008年石墨價格為2650元/噸,到2011年11月份最高漲到6700元/噸。“南海石墨很輕松就把投資收回來了。”謝東偉說。
2011年,全國各地石墨整合風起云涌,石墨價格上漲則成了整合推動力。但是從結果來看,整合較為徹底的當屬湖南郴州,中國建材已經用了兩年時間進行基礎建設,投資巨大至今還未見收益,內蒙古興和瑞盛公司經營也不景氣。
如今石墨價格已經從高點落下,從去年的4000元/噸下跌到目前的3000元/噸左右,整合主體的積極性顯然會打折。
黑龍江奧宇石墨董事長韓玉鳳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她希望借鑒稀土經驗,嚴格調控產能產量,減少低端選別產品產量,對黑龍江省石墨礦產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fā),限制性開采,關停高污染企業(yè),不得批建沒有深加工的石墨采選項目。
實際上,政府對石墨資源也的確是越來越重視,石墨出口2005年享受退稅,2006年則是免稅,到2007年則開始交稅,2012年政府又出臺行業(yè)準入條件。
·鏈 接·
石墨烯商業(yè)價值深遠
石墨烯不僅是已知材料中最薄最堅硬的物質,而且具備極好的透光性、導電性和導熱性,是最理想的電極和半導體材料。生產石墨烯的原料為石墨,在我國儲量豐富,其來源廣泛廉價。
石墨烯這一21世紀最具潛力的新型材料,由于其卓越的綜合性能,有望給半導體產業(yè)、光伏產業(yè)、鋰離子電池、航天軍工、新一代顯示器等新興領域帶來革命性的進步。
[1] [2]
責任編輯:曉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