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家電以舊換新:回收價格過低遭質疑
2009年11月10日 10:38 6723次瀏覽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多個環(huán)節(jié)亟待完善
記者近日走訪多家上?;厥蘸弯N售企業(yè)了解到,目前在以舊換新流程中多個環(huán)節(jié)已經出現違規(guī)行為,另外還有多個環(huán)節(jié)有待完善。
消費者姚小姐向記者反映,國慶期間在一家家電賣場購買家電時,銷售人員提出可以購買家電以舊換新憑證,每張100-150元不等。“雖然消費者購買新家電時最高可以獲得400元補貼,但是商家這樣明顯是在騙取國家財政補貼”。另外,還有消費者反映家電連鎖企業(yè)用以舊換新憑證進行促銷。
蘇寧電器副總經理朱家桂稱,有的消費者直接抱著迷你電視機、迷你洗衣機、車載小冰箱到門店“以舊換新”,由于政策中沒有明確界定這樣的迷你家電不能參與,回收企業(yè)只能接受。另外在回收過程中還發(fā)現有關鍵零部件被拆除的“空心機”,持有人并不在意回收價格的多少,而是要換到一張“以舊換新憑證”。
“買臺舊家電,以舊換新去”,以舊換新的政策也催生了消費者買舊家電的熱情。上海二手電子集散地———虬江路電子市場一位店主告訴記者,近兩個多月來,這里很多門店都不是在交易二手家電,而是賣廢家電。一些店老板從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江西等周邊省份低價收購廢棄家電,以50-100元不等專門賣給那些需要“以舊換新”的消費者,有的甚至雇傭“黃牛”到家電連鎖賣場尋找買家。
另外,家電銷售企業(yè)反映以舊換新補貼審核力量不足,審核時間太長,銷售企業(yè)墊付資金較大。上海永樂電器銷售有限公司負責人稱,截至目前,永樂以舊換新墊付補貼超過6000萬元,但只拿到很少一部分財政補貼。“商務委和財政局審核力量明顯不夠,財政補貼不到位不僅占用企業(yè)流動資金帶來經營風險,還會挫傷企業(yè)積極性”。另外,上海蘇寧電器和上海國美電器也遇到同樣問題,兩家公司“以舊換新”銷售家電接近九億元,20多萬單補貼申請給企業(yè)注冊地虹口和長寧兩個區(qū)的商務委、財政局帶來較大審核壓力。
截至11月4日,上海市家電以舊換新銷售補貼金額達1.33億元,實際財政補貼發(fā)放金額為1846萬元,財政補貼發(fā)放比率僅為13.8%。《上海市家電以舊換新實施細則》要求區(qū)(縣)財政局在接到申報的七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確認后,將補貼資金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到中標銷售企業(yè)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但據銷售企業(yè)反映,區(qū)(縣)財政局現在根本無法做到七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商貿行業(yè)管理處處長濮韶華稱,當初為方便管理,要求銷售企業(yè)到總部注冊所在地區(qū)(縣)商務委和財政局審核、兌付補貼資金,而家電連鎖企業(yè)集中了以舊換新80%-90%的銷售業(yè)務,每天新增補貼申請單據達2000張,確實存在審核壓力,目前各相關部門正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顧建光教授認為,家電以舊換新是臨時性政策,存在環(huán)節(jié)多、漏洞多、成本高等缺陷,有些漏洞很難彌補或者彌補的成本更高。這項政策短期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是可取的,但大范圍推廣和長期執(zhí)行仍需全面評估和完善。顧建光稱,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來講,不可能用一項政策解決多個問題,長期還是應分別針對廢舊家電回收與新家電銷售制定支持政策。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