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zhàn)對我國鈦產業(yè)間接影響更大
2018年07月20日 8:45 466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鈦資訊
7月10日,美國公布擬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10%的關稅清單,這也預示中美貿易戰(zhàn)的再次升級。雖然2000億美元商品征稅方案需要到8月末才會執(zhí)行,但未雨綢繆,需要了解該方案對我們到底有哪些影響,其影響程度如何,進而做好充足的準備。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清單中涉及的鈦產業(yè)相關產品,共11項。
2614.00.30 人造金紅石
2614.00.60 鈦礦石及鈦精礦,除人造金紅石
2620.99.50 鈦渣,含鈦量40%以上的鈦渣產品
2823.00.00 鈦白粉
2827.39.30 四氯化鈦
2850.00.07 鈦氫化物,鈦氮化物,鈦硅化物等
3206.19.00 含鈦量高于80%的顏料和涂料
7202.91.00 鈦合金,鈦硅合金
8108.20.00 鈦半成品,鈦粉末
8108.30.00 鍛造鈦制品
8108.90.00 含鈦制品,其他
上述清單中所列的產品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清單中所列的鈦原料產品,如鈦礦、人造金紅石、鈦渣、四氯化鈦等,基本上屬于“湊熱鬧”。因為,中國是鈦原料的主要進口國,這些產品中,除了四氯化鈦有少量出口外,其他鈦原料均為凈進口商品,完全不會受到美國征稅的影響。其他的產品可以歸為第二類,如鈦白粉、鈦合金、鈦半成品,鈦粉末等,這類產品也是我們今天主要的研判對象。
簡單來說,第二類產品包含了兩大類,即鈦白粉及各類鈦材,這也是鈦產業(yè)中產量最大的兩個下游制成品。據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生產鈦白粉280余萬噸、各類鈦材5.5萬噸;對美出口量為4.5萬噸及0.16萬噸。這樣看來,鈦白粉及鈦材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并不大,分別為1.6%及2.9%。從產品競爭力上來看,我國出口到美國的鈦白粉價格較國外產品低20%以上;鈦材價格低7%~10%左右。若按增加10%關稅推算,我國出口到美國的鈦白粉成本雖將有所增加,但仍存在一定的競爭力,不會完全丟失美國市場份額。鈦材方面,若增加10%的關稅成本后,我國出口到美國的鈦材基本上將失去價格優(yōu)勢,進而丟掉大部分的市場,但鑒于美國市場的出口量僅有1600余噸,這部分產品完全可以轉往國內或其他國家市場進行消化。
那么,我們能不能得出第二輪關稅清單對我國鈦產業(yè)影響較為輕微呢?恐怕不行。因為,在2000億美元的大清單里,雖然還有許多產品名字上沒有鈦,但卻用到了鈦,如電子產品、建材、塑料、電器、閥門、緊固件等。因此,只統(tǒng)上述一個項名字中帶鈦的產品所得出的結論必然引起偏差,我們還應該深入統(tǒng)計清單中所有使用到鈦的產品,才能得出較為貼近實際的結論。
從清單中所列的產品來看,其中涉鈦的產品主要還包括:化工品、家用電器、顏料、紡織品、管道閥門、服裝箱包、建材、塑料及橡膠、紙制品、機械產品、電子產品、緊固件等。這些產品大多要用到含鈦白粉的涂料,或含有鈦管、鈦螺絲等鈦材。筆者查閱了海關數據及各行業(yè)協會數據后發(fā)現,這些產品所受到的沖擊各不相同。整體上影響相對有限,部分產品或將受到較大沖擊,個別產品或有利好。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對美國市場依賴度較大的產品有:家具、家電、服裝箱包、橡膠制品、部分石化產品,依賴度均在10%以上。此外,紙制品、塑料制品等部分產品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在5%以上。這些產品目前沒有明顯的價格優(yōu)勢,一旦被加征關稅,或將迅速被其他國家產品所替代,進而導致國內產品積壓、企業(yè)減產的風險很大。而這些產品的減產,將導致國內鈦白粉用量出現下降,但對國內鈦材的用量基本沒有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第二輪中美貿易戰(zhàn)倘若爆發(fā),短期內對我國鈦白粉、鈦材的直接出口略有影響,對國內鈦白粉部分下游應用將產生一定影響但總體可控,對國內鈦材下游應用基本沒有影響。
從長期來看,貿易戰(zhàn)對我國鈦材行業(yè)的影響或許是潛在市場的開發(fā)。在2015年,南京寶色獲得了美國PTA項目設備訂單,價值2.5億元。而近兩年,美國的部分化工市場正處于擴張期,成為僅次于我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產國,且新建項目總規(guī)模較大。我國企業(yè)或許因為關稅政策限制而失去成為設備提供商的機會,丟掉潛在的客戶。而近幾年我國民企正在開發(fā)民用日常鈦制品。隨著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一些產品已經銷往歐洲,而關稅壁壘的到來或許會影響到未來海外市場的發(fā)展空間。因此,尋找更多未來的市場發(fā)展空間或許是我國企業(yè)更應著力補強的地方。
責任編輯: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