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擔當演繹檢修崗位的精彩人生——記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洛陽鋁加工冷軋車間鉗工鄧驃
2021年08月19日 9:35 600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鋁資訊 作者: 張國慶 王冰衛(wèi) 劉麗花
鄧驃,1984年出生,中共黨員,中鋁河南洛陽鋁加工有限公司冷軋車間鉗工,工作中以注重工作效率和勇于挑戰(zhàn)難題而聞名。2021年,在洛陽市組織的刀軸精度提升勞動競賽中,技壓群雄,勇摘桂冠,被洛陽市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殊榮,成為洛陽鋁加工近幾年來獲得該榮譽的第一人。
攻關不停步
鄧驃從事機械檢修十多年,深知技改對提速增效降本的重要性,因而時時處處關注設備技改,把“兩高一低”(提高裝備保障能力、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職工勞動強度)牢記于心并親力而為。參加工作以來,無論是任務重、強度大、要求高的工作,還是苦臟累的日常事務,他都能一絲不茍去完成。作為一名檢修技術骨干,他科學制定檢修方案,積極參與公司設備技改攻關,先后完成技術攻關15項,設備改造20多項,并編訂了本崗位標準化作業(yè)流程;他善于識變、應變、求變,精準識別新矛盾新問題,敢于動真格、破難題,突破傳統(tǒng)檢修思維,創(chuàng)新設計工裝提高檢修效率,成為公司重大技改攻關項目的主力軍。公司主設備2050軋機生產任務繁忙,上套筒裝置因設計原因,上套筒時靠底座上的銅滑板摩擦移動使其磨損嚴重,且受重力影響下沉變形,導致故障頻繁,嚴重影響軋機生產效率,在被列為公司改造攻關項目之后,作為項目負責人的鄧驃一是創(chuàng)新檢修方式,改現(xiàn)場作業(yè)為線外作業(yè),將上套筒裝置解體移出,在線外進行矯正加固,不僅解決了空間受限,檢修效率低的問題,還大大減少了檢修時間;二是創(chuàng)新上套筒移動方式,在原銅滑板摩擦移動的基礎上增加四個輪子滑動,以減少長期使用中銅滑板的磨損量,實現(xiàn)自動上套筒,該項目獲得了公司設備改造獎。2050軋機改造成功后,機臺通過量效率由38.38噸/小時提高至42.12噸/小時,增幅9.7%,為車間實現(xiàn)月度萬噸達產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初,公司2000冷軋機在高速運轉時卷取錐頭總是發(fā)出異響,直接影響了設備安全和產品質量。他通過認真排查,發(fā)現(xiàn)卷取錐頭同軸度精度下降導致異響,由于軋機生產對設備精度要求很高,精度調整在行業(yè)內一般由外協(xié)專業(yè)技術人員完成,但因疫情影響外協(xié)人員無法到場,關鍵時刻鄧驃主動請纓擔任項目負責人,并成立黨員攻關突擊隊,靠自身力量“啃”下這塊“硬骨頭”。他帶領突擊隊員對照圖紙準確計算尺寸鏈,推演調整步驟,擬定調整方案;并自制精度檢測工具,創(chuàng)新發(fā)明了一種冷軋機雙錐頭精度快速調整方法。在他的組織下多名黨員突擊隊員從卷取機地基破除、精度調整,到設備安裝完成比計劃時間提前了48小時,且調整精度高于行業(yè)標準。2000軋機產量穩(wěn)步提升,2020年,車間產量4次突破1萬噸大關,為公司提質提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精”字做文章
冷軋車間磨床設備是公司核心裝備,尤其是精度高低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2018年,公司軋輥磨床因長期高負荷工作,精度下降,軋輥磨削質量不能滿足生產要求,由于技術含量高,以往都需要外聘廠家人員到場實施,造成支付高額維護費用和時間還得不到保證等困難。為了破解這個瓶頸,擁有獨立自主的檢修能力,鄧驃主動向公司申請并立下軍令狀,承擔起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技術攻關項目??恐趭^和不服輸、不信邪的勁頭,他對軋輥磨床反復進行解體維修,反復地對床身軌道直線精度、水平精度、平行精度進行細致調整,對照設備出廠技術參數(shù)不斷摸索,最終交上了讓公司滿意的答卷。經過試車,不僅解決了磨削軋輥掉刀、頭架異響等問題,也使床身精度得到了提高。他還完成了磨床大修經驗總結,為公司節(jié)約維護資金約15萬元。該項目獲得了2018年公司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獎。
2020年,公司為提升精整設備精度,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了精整刀軸精度提升項目競賽,鄧驃負責縱剪機列精度提升工作,面對精度要求最高、精度提升難度較大的實際問題,他為了吃透情況,多次在工作之余到縱剪機臺觀察研究,并與主操溝通了解刀軸的結構、原理及工藝要求。他通過查閱圖紙研究了解刀軸座內部零件的作用、安裝位置及各項技術要求和精度要求制定了競賽實施方案,最終將縱剪機列刀軸、軸肩、軸套及齒輪箱的精度調整達到出廠標準,分切厚度可達到生產工藝要求,解決了剪切系列的生產瓶頸問題。該項目還獲得了公司2020年鉗工綜合技能競賽一等獎。2019年,1400軋機卷取機錐頭在生產中頻繁出現(xiàn)異常移動造成料卷串層、塔型,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制約生產。鄧驃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分析出卷取機雙錐頭加緊裝置采用不等徑油缸的設計缺陷,通過對液壓控制系統(tǒng)油路進行改造,徹底解決了該問題,消除了設備安全和產品質量隱患,為公司生產高端產品提供了設備保障。
做好技術傳幫帶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鄧驃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套豐富的工作經驗,也獲得了公司許多榮譽和獎勵,但他對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以開放的心態(tài)向他人傳授,做好技術傳幫帶。一是帶著身邊的人學,特別是進廠時間短的職工,言傳身教,共同提高檢修水平,他通過摸索和總結2000軋機漲緊輥的組裝更換方法和軋機板面帶油調整處理方法,以畫圖和書面總結的方式傳授給同事,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二是把多年的經驗編訂成冊,使大家少走彎路,類似問題能得到及時快速解決,如2050六輥軋機在軋制中頻繁出現(xiàn)輥縫偏差大問題,涉及到機械、電氣及厚控系統(tǒng)多方面因素,鄧驃用時兩天,通過記錄生產中不同合金及厚度板材系統(tǒng)反饋的曲線變化,總結分析解決了此次設備故障,及時編訂了2050軋機輥縫偏差大排查作業(yè)標準流程,使大家很快掌握了檢修要點;三是通過趣味培訓的方式,實例講解各種設備故障,近幾年來舉辦5次。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事,使大家身臨其境,增加了興趣。
靠著勤奮、好學和辛勤付出,鄧驃先后榮獲了支部“黨員之星”、公司年度先進個人、公司鉗工綜合技能比武一等獎等榮譽,在其先進示范作用引領下,該車間裝備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月度產量站穩(wěn)10000噸,攻破了十幾年未能達產的難題。他用“公司要振興,黨員不能慫”“黨員要沖在群眾前面,不能讓群眾瞧不起”“我是黨員我先上”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黨員對企業(yè)的忠誠和熱愛,映照出榮譽是奮斗出來的光輝哲理,用擔當演繹了普通黨員在平凡檢修崗位的精彩人生,贏得了黨組織和身邊同事的一致稱贊。
責任編輯: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