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礦產—錳結核
2008年07月02日 9:51 611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wǎng) 分類: 新技術
大洋底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藏資源,錳結核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含有30多種金屬元素,其中最有商業(yè)開發(fā)價值的是錳、銅、鈷、鎳等。
錳結核廣泛地分布于世界海洋2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層,而以生成于4O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質最佳。錳結核總儲量估計在30000億噸以上。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積最廣,儲量占一半以上,約為17000億噸。錳結核密集的地方,每平方米面積上有100多公斤,簡直是一個挨一個鋪滿海底。
錳結核又稱多金屬結核、錳礦球、錳礦團、錳瘤等,它是一種鐵、錳氧化物的集合體,顏色常為黑色和褐黑色。錳結合的形態(tài)多樣,有球狀、橢圓狀、馬鈴薯狀、葡萄狀、扁平狀、爐渣狀等。錳結核的大小尺寸變化也比較懸殊,從幾微米到幾十厘米的都有,重量最大的有幾十公斤。
錳結核不僅儲量巨大,而且。還會不斷地生長。生長速度因時因地而異,平均每千年長1毫米。以此計算,全球錳結核每年增長1000萬噸。錳結核堪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多金屬礦物資源。
它的物質來源,大致有四方面:一是來自陸地,大陸或島嶼的巖石風化后釋放出鐵、錳等元素,其中一部分被海流帶到大洋沉淀;二是來自火山,巖漿噴發(fā)產生的大量氣體與海水相互作用時,從熔巖搬走一定量的鐵、錳,使海水中錳、鐵越來越富集;三是來自生物,浮游生物體內富集微量金屬,它們死亡后,尸體分解,金屬元素也就進入海水;四是來自宇宙,有關資料表明,宇宙每年要向地球降落2000-5000噸宇宙塵埃,它們富含金屬元素,分解后也進入海水。(中國科普博覽)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m.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